爱看中文网

第295章 不废江河万古流 (第1/4页)

天才一秒记住【爱看中文网】地址:www.shaneshepard.net

天宝五载(746),辞别李十二,怀揣着“致君尧舜上,再使风俗淳”的崇高理想,35岁的杜甫终于来到了京都长安。

长安一直是杜甫心魂所系的圣地,更是他精神的寄托。

这个浩大的城市此时正沐浴在开元盛世的荣光里,经济繁荣,文化灿烂。长安埋藏着士人们无尽的向往,如今杜甫的双脚也终于踏在了这片热土上。

天宝六载(747),天赐良机,玄宗诏天下“通一艺者”到长安应试,36岁的杜甫也满怀热情地参加了考试。但是谁能料到,结果所有士子统统落选。

口蜜腹剑的权相李林甫自导自演了这场天大的闹剧,事后,竟还恬不知耻地上表称贺“野无遗贤”。

杜甫大受打击,这已经是他第二次落第了。

那个广纳贤才的大唐远去了吗?

渺茫的希望还隐匿在前方吗?

朝廷浓重的阴影深深地刻在了杜甫的心上,他的性格中也埋下丝丝沉痛的因子。

不过,纵是在这样的境况下,杜甫仍对圣天子抱有幻想,他不懈地四处奔走,向达官显贵进献,只为求得赏识和举荐。

一年年杏花春雨,一季季草木摇落,杜甫一生中最黄金的年代就这样在悄无声息中流逝了。

天宝十载(751),皇帝将要举行祭祀盛典,杜甫孤注一掷,接连进献三篇精心构思的赋文,这一次,歌功颂德的吟咏成功引起了玄宗的注意。

一时间,杜甫声名显赫,多年的努力似乎迎来了曙光。

不过献赋之人是否真的德才兼备,还需经过严格的考核。

“集贤学士如堵墙,观我落笔中书堂。”(杜甫《莫相疑行》)

这是一次特殊的考试,考生只有杜甫一人。

那一日,名流们集聚在中书省,当朝首相出题、礼部尚书判卷、集贤院的高官们围观,杜甫坐在中间奋笔疾书。

这无疑是杜甫一生中的高光时刻,直到许多年后,他都难以忘怀。

杜甫天真地以为会得到重用,结果不过落得一个“送隶有司,参列选序”的际遇,也就是任其空等,没有下文。

等待的过程漫长且焦灼,时间有时就像停滞一般。

科举和献赋的失败,迫使杜甫走上了干谒之旅。他说:“骑驴十三载,旅食京华春。朝扣富儿门,暮随肥马尘。残杯与冷炙,到处潜悲辛。”(杜甫《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》)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新书推荐

一首天堂岛之歌,我吓懵全场观众 快穿:漂亮万人迷每天都在修罗场 母皇的男宠太撩人 霸道总裁情难自抑 靠抽卡经营旅馆 地球真的是人间地狱 王爷,世子不要爹